- 相關推薦
淺說青少年考試恐懼的背后意義
面對考試,許多青少年都會有恐懼癥,那么考試恐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淺說青少年考試恐懼的背后意義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可曾知道考試是中國的一大發明?
中國是考試的發祥地?作為文化早熟型的國家,考試制度的最早淵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而考試這種形式可追溯到原始部落民族的“成人儀式”。原始部落民族的青少年通過成功獲得捕捉到獵物這種能力,表明成熟,轉變成為成人,而且通過“考試”這一形式被社會接納。在關系上也有變化,曾經受制于人,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孩子變成了獨立捕獲獵物,滿足自己所需并能承擔起家庭責任的成人。那種單純的給予與接受的關系漸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平等的關系。時至今日,看看我們的高考,考試仍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階段的轉折,并意味著這種轉折將導致與這個18歲少年有關的社會關系的改變。
考試包括幾個基本因素比如:考試內容、考前準備、考生本人、同考者、老師或評委、考試的方式過程和目標、考試結果、考試對個人家庭社會的意義。
對考生來說這些因素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懶惰、事實上就沒有學好沒有掌握好相關的知識、考試內容過難、考試時間不夠、考生生病、智力不足、教師或評委用異常的方法對待考生。都會導致考試焦慮和恐懼,但這些因素都來自于現實、確切的內容,這種屬于所謂正常的考試恐懼。
再有一種情況就是明明學得很好,相關課程知識掌握得很好,但還是出現考試恐懼的青少年。
比如考試期間出現胃不好、發燒、頭痛、發抖、無食欲、不能集中注意力、健忘、過度緊張、自卑、不安、有無助感。這類屬于神經癥性考試恐懼。考試這種形式激發了神經性沖突的復活而這些恐懼的形成是因為其童年經歷。所謂神經性沖突就是指在孩子內心誰說了算的問題。考試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強行介入,當孩子的考試意義對父母十分重大時,并且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考試對父母的意義大于對自己的意義時。在孩子內心就有了考試到底是我說了算還是父母說了算,我是在為誰而考試的內在沖突。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伴隨著考試的是內在精神的發展。父母平時對考試的態度,讓孩子把本該屬于自己的考試假想為這是來自于父母的考試與評判,并把這份感受內化到自己的心里。甚至會導致他一生中都會在心里住著這樣的監考者:父母。并會導致一種無時不在的發生在心靈深處的考試。
從考試的古代意象——“獨立”上來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耳提面命“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爸爸媽媽就不用管你了。”
高考標志著孩童時期的正式結束,離開父母的庇護,獨立自主的人生新階段的開始。但如果在孩子還小能力不夠的時候總是和孩子說類似的言論,在潛意識里孩子是不愿意考好的,因為考好意味著讓他失去幫助有失去愛的威脅,會導致和父母的分離,產生分離焦慮影響考試能力的發揮。從考試的現代意象——“競爭”上來說,如果父母對待考試的態度總是“勝者為王敗者寇”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考試本身代表著懲罰,如果考不好面臨的就是災難。這種原始的害怕會影響他考試時能力的發揮。
考試的恐懼與焦慮一定是和成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內心長時間被占據,很多考試恐懼也會變形,比如有些青少年可能順利度過了中考高考但大學的畢業考試總也不能通過,這就是考試恐懼的滯后。再比如學生出現的偷竊現象、校園暴力。
在中國這樣一個焦慮的大環境下,還請父母抵擋一部分社會焦慮,讓青少年得以喘息,讓考試成為孩子自我成長的榮耀與標志。
【淺說青少年考試恐懼的背后意義】相關文章:
拓展訓練對青少年的意義09-23
青少年拓展訓練意義09-19
如何克服考試恐懼04-03
兒童青少年恐懼癥有哪些表現03-15
兒童青少年恐懼癥有哪些危害03-15
素質拓展訓練對青少年的意義10-22
考生如何克服考試恐懼04-04
淺說CAI課件的制作07-31
面對考試我們該如何免于恐懼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