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怎樣調整心態
快速調整心態的方法
一、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杜根是美國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他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都屬于有信心的人。換句話說,你若僅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杜根定律”。
在體育競技中,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4分鐘跑完l英里的目標。人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曾讓獅子追趕奔跑者,也曾喝過真正的虎奶,但是沒人能實現這一目標。于是,許多醫生、教練員和運動員斷言:使人在4分鐘內跑l英里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風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實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用4分鐘跑完l英里的紀錄,這個人就是羅杰.班尼斯特。更令人驚嘆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運動員在4分鐘內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他們相信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羅杰能做到,他們也能做得到。如果沒有自信他們不可能創造奇跡。
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調查,一個人勝任一件事,有85%取決于他的態度,15%取決于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會辦好。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取決于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二、跨欄定律——把挑戰困境看作一種享受
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所遇到的困難的程度。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只要你勇敢面對,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戰,就能克服困難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這就是著名的跨欄定律。跨欄定律是一位名叫阿費烈德的外科醫生發現的。
阿費烈德在解剖尸體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糟,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御病變,它們往往要代償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機能強。這個發現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只患病的腎時,他發現那只腎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只腎也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的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因此他撰寫了一篇頗具影響的論文。他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斗爭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斷增強。假如有兩只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得強壯起來。
問題的大小決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變成了珍珠,我們要善于把局限變成優勢。障礙使我們更強大。英國有一句老話:如果這件事毀不了你,那它就會令你更加強大。苦難并不是絕對的,它對弱者是萬丈深淵,對強者來說卻是向上的階梯。疾病也一樣,它使弱者的臟器受損,最后奪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樣能使強者的臟器更加強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頑強。
三、韋奇定律——不要讓閑話動搖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它是由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提出的。
韋奇定律有以下觀點:
1、一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2、確認你的主見是正確的并且不是固執的;
3、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后不可無主見;
4、不怕眾說紛談,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讓閑話動搖了你的信念。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覺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四、巴納姆效應——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即所謂的“從眾”。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
1、勇敢地面對自己。
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不掩耳盜鈴,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或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認識了解自己,從容面對自己的一切。不要覺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種方式掩蓋起來,這樣的人后果只是自己騙了自己。
2、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信息對于判斷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沒有收集相當數量的信息,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所以需要我們主動去培養自己這種能力。
3、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來進行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會相對客觀。
4、要善于總結。
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信息,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性格。
五、詹森效應——別讓壓力成為心靈的羈絆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被寄予奪金厚望的中國男子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在男子單項比賽中發揮失常,僅獲得一枚雙杠銅牌。而在2003年世界體操錦標賽時,他卻獲得了這兩個項目的冠軍,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雙杠金牌得主。由此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奪金的實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的這次“失誤”呢?事實上,他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發揮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況給自己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心情緊張。李小鵬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要說的“詹森效應”。
詹森效應主要起源于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這名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初入職場,我們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呢?
01保持一顆平常心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我們剛進入職場,職場和我們的學校不一樣,我們也可能剛到一個工作崗位,對自己的上司,對自己的同事,或者對他們所做的事情還不能理解,其實,他們有他們的'工作想法和計劃。
但是,對于剛出校門的我們來說,是及其不能理解的,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一個平常心,因為我們是一個初入職場的菜鳥,對于我們提議或者意見,大多數都是不成熟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認真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務。
02不要和同事爭論或者說較勁
也許,你進入職場以后,可能工作中會和少數同事相處得不是很融洽,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盡量不要和同事冷戰較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虛心向同事學習他的優點,這樣,既能夠學到一些東西,而且也不會讓自己難堪,有些事情或者有些東西,時間長了,慢慢的就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好了!
03切勿背后議論公司或者其他同事的不好
也許有時候確實是別人不對,但是,我們要知道,別人工作經驗比我們多,別人知道的可能我們不知道。我們應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但是不要背后亂說同事的不好,先不說這本身就是不對的,最主要的事你這樣說給另外一個同事聽,另外一個同事不但不會覺得你的說法對,而且會對你產生壞的印象。所以,我們只要保持自己的心態,懂得就行,不要到處說。
04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也許,我們剛進入職場,什么也不懂,也許你經常被批評,也許你經常受到同事的嘲笑,也許你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會,沒關系,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你要知道誰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每個人不可能一接觸就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用一個樂觀的心態,坦然對待這些事情,你會發現,其實,這些都不難。
05虛心學習的心態
對于工作上有疑惑的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虛心請教,哪怕我們的學歷比別人高,哪怕我們之前有過很多類似的工作經驗。無論遇到何事,我們都要擁有一個虛心請教的心態,虛心請教那些自己有疑惑的問題,你會發現這能夠促進你自己更快的成長。
06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及看法
因為我們初入職場,可能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有時做事手腳不夠麻利,這其實都沒什么,犯了錯誤,才會不斷積累經驗,才會成就更好的我們,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做好自己就行。
其實,對于很多畢業的學生來說,初入職場,難免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其實,這都沒什么,只要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走自己的路,就讓他們去說吧!”。
【初入職場怎樣調整心態】相關文章:
初入職場心態調整07-27
初入職場的心態調整及注意事項10-02
初入職場心態如何轉變07-27
大學生初入職場心態07-27
學生初入職場的正確心態06-08
初入職場怎樣理財投資11-04
職場心態如何調整11-05
怎樣調整心態面對考試03-09
考試前怎樣調整心態10-17
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