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原因

    時間:2020-11-05 11:27:14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原因

      當我們小的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快快長大,但當人真正長大了,又發現時間會悄悄從身邊溜走。小編為大家說說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原因。

    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原因

      難忘的回憶越來越少了

      美國心理學家寫到:隨著年齡漸長,人們會感到時間飛逝,這是因為成年后難忘的回憶越來越少;隨著時間推移,那些與“第一次”有關的回憶逐漸減少,諸如第一個吻、第一天上學、第一次家庭旅行之類的回憶都已不再。想象一下,一位40歲左右的母親想必每天都過著同樣乏味、高壓的日子。相比之下,她高中時期的記憶更加充裕豐富:一年一度的足球賽、畢業舞會、第一部車、初吻——這些有趣的回憶讓高中生活顯得更長。

      跟生存壓力有關系

      2005年,慕尼黑路德維希大學的馬克·惠特曼和桑德拉·倫霍夫首次就客觀時間的流逝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對于“過去10年過得有多快”這個問題,答案隨年齡的增加呈現增長的趨勢,50歲左右達到頂峰,59左右漸漸平穩。20~59歲之間的人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惠特曼解釋說這個年齡段的人可能承受著事業和家庭的責任,沒有足夠時間做好一件事,往往被表述為“時間飛逝”。對于年長者,特別是那些退休的老人(50歲左右)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因為生理障礙或者認知能力下降而加強。

      對時間流逝的感受不同

      早在1897年,法國哲學家就提出了時間知覺的理論(一個關于人類感知視角的理論):一個人對時間的感知是相對的,它參照的對象是自己當前已經度過的全部時間,我們會把某個時間段與所經歷的全部時光進行對比。假設一個人的壽命是100歲,當他1歲的時候,1年就是他人生中的全部。他會覺得一年看起來遙遙無期。對5歲孩子來說,一年光陰占據了他們生命中20%的時間;對年逾50的人來說,一年僅僅是人生的2%。

      據心理專家介紹,人在孩童時期,有著較強的時間觀念,特別是對一件事有所期盼的時候,會數著天過。當人進入老年時,就缺乏足夠的時間觀念,因此就會感覺時間過的如此之快,也就是對時間的感覺越來越少。

      延伸閱讀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抓緊時間,但是回頭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時間觀念呢?

      查一下“時間觀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來分,可分為自然時間、人文時間和心理時間。人文時間的核心是歷史時間,與我們的討論關系不大,在此略過。而自然時間的核心是鐘表時間,是客觀的;心理時間的核心則是體驗時間,是主觀的。

      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沖突,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回憶我的小學和初中階段,二者的沖突是那樣的激烈——上課時,時間像個蝸牛;走神時,時光卻快如閃電。回過神來,總是懊悔不已。

      那時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惱,卻解釋不了這個矛盾。現在終于明白了,我們的心理時間像個自由散漫的孩子,跟著感覺走,在喜歡、高興、愉悅的時刻,它過得飛快;在排斥、沮喪和煩惱的時刻,卻漫長得要死。

      如此說來,我們所謂的培養時間觀念,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至少包括兩個方面,即培養對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感覺。

      |壹|

      改變心理時間

      人物傳記中常常有這樣的情節:許多天才人物,像玩兒一樣,就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羨慕這些人,既享受了過程,又收獲了結果。

      他們為什么能二者兼得呢?除了天賦和勤奮等因素以外,興趣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內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這時心理時間自然是很快的,在我們眼里千難萬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卻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樣,如果對一件事有興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這再次印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高度重視培養興趣的原因。興趣不但關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質量。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內心感到充實而愉悅,這樣的`生命歷程自然洋溢著幸福感。

      通常,心理預期與時間的實際變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著下課,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家長也容易陷入這個誤區,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結果總是發現慢的證據。

      越急躁的家長,越容易培養出慢性子的孩子

      其實,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時間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錯。

      一方面,這正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狀態干擾了孩子。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有合理的時間觀念,雙方都要降低心理預期,不要太急躁,我們越希望快,心理時間就越慢,這便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而且,心理預期會干擾我們正常的判斷,有的家長說,孩子做事很慢,問應該怎么辦。我問慢到什么程度,家長的描述并不具體,于是,我就讓家長完整記錄孩子一天做各項事務所用時間。

      看到記錄,許多家長忽然醒悟,其實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覺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見,有很大一部分“沒時間觀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當的時間觀念“制造”出來的。

      情緒也在心理時間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對不喜歡的事,總是會極力轉移注意力。這時我們便會認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孩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面對這種狀況,家長最容易產生挫敗感,并責罵孩子。

      家長運用說教、責備、打罵、恐嚇這些手段,短時間內會有些許效果,但破壞了孩子的心理時間,增加了心理阻力,只會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有些孩子的心理時間已經很慢,比如一讓他做作業便度日如年,這時候,如果繼續運用責罵的方法,只會繼續拉長孩子的心理時間。我們不妨重新尋找對策,采用正強化的方式,去發現孩子的細微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

      這個方法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絕對可以春風化雨,慢慢改變孩子的心理時間。遇到不喜歡做作業的孩子,我們需要一些規則來約束,但最根本的,還是發現學習的樂趣,增強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貳|

      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

      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對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漲的熱情,當我們不那么熱愛的時候,就需要對自然時間保持覺察,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我開始認真探索這個問題,是在考研的時候,當時離考試還有100天,需要看的書,摞在一起有一尺高。

      在極度焦慮中,我最關心的,是怎樣利用好每一分鐘。我想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記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時間,并且記下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愛彌兒》,共27頁”,一天下來,所有的時間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循環往復,不斷提高,真正對自己的時間實現了數字化管理。

      我監測出,最開始看一頁書需要3分鐘,后來只需要一分鐘多一點,這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狀態,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賽跑。這個方法,成就了我人生中最不可思議的一次跨越。現在,我依然每天記錄自己做事的起始時間和工作內容。如果哪天不記,就會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過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時間浪費到哪里去了。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不要過度苛責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對日常行為所用時間,往往也缺乏覺察。不信,我們不妨寫出自己寫一頁字、做一頓飯、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時間。如果寫不出,不妨估計一下然后再核對,就會發現,我們的感覺未必準確。

      建議家長也用這個方法,悄無聲息地幫孩子記錄。連續記錄一個星期,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會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業的難度,或者因為邊寫邊玩耽誤了很多時間。

      這個觀察,也會修正我們的判斷,孩子的許多問題,不是因為態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夠。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提示孩子早點開始做,為難題多留出一些時間,而且,關于提前多長時間,這個記錄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

      另外,還可以監測孩子的單項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頁練習需要多少時間,最快是多長時間。這樣,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管理的方法慢慢過渡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記錄,自己分析,這樣,便可逐漸養成高效的習慣。

      當然,我們希望用這個方法幫助孩子,而不是苛責孩子,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千萬不要把這個記錄,當做監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標準要求孩子,總是能找出不足,那樣,孩子肯定會苦不堪言。

      |叁|

      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喜歡一鼓作氣,比如,連續兩三個小時做作業,中間不休息。這樣看起來,似乎非常專注,一口氣做完,心里也會有成就感。不過,從用腦衛生的角度來看,我不贊同這樣的方法。

      我們自己都有這樣的體會,開始的時候,效率很高,漸漸的,就有了疲憊的感覺,只是強迫自己打起精神,這種硬撐著的狀態,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而且,這樣也會人為拉長心理時間。

      對于孩子,一般建議學習30分鐘休息10分鐘,如果始終保持這個節奏,孩子不會有特別疲憊的感覺。古人所謂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節奏的休息會讓孩子感到有盼頭,比如到27分鐘的時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還有3分鐘,便可自我激勵,堅持到底。如果孩子覺得一小時內都沒機會休息,那么,他便會主動拖延,在做事的過程中,用走神、偷懶的方式悄悄給自己“放假”。

      時間仿佛是有重量的,時間越長,給人的心理壓力越大,當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的時候,在言語和肢體動作方面,就會發生變化,比如自言自語、抓耳撓腮、心不在焉、情緒低落。

      有的家長在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最開始會出現效率進一步降低的情況:孩子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繼續偷懶,對10分鐘的休息卻堅決不放過。

      有位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很焦慮,問我該怎么辦。我勸她繼續堅持,如果孩子偷懶,等一會兒仍然沒有改變,就簡單提醒一下,比如輕輕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說什么,也不批評,如果孩子做得好,則及時肯定。

      一段時間過后,孩子30分鐘內的效率開始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吃驚,從前劍拔弩張都沒解決的問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主動滿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們就沒必要偷偷給自己“放假”了。

      如此說來,因為孩子作業不認真,便逼著孩子“連軸轉”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有的孩子喜歡在作業中間問還有幾分鐘休息,多數家長都會將其理解為心浮氣躁、光想著玩。在我看來,浮躁只是其中一種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證自己某項作業所用時間。

      所以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問得不是特別頻繁(比如2分鐘問一次),便告訴孩子,不管孩子問的目的是什么,都將收獲一個結果:孩子對自然時間的感覺越來越準!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的嗎?

     


    【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原因】相關文章:

    形容時間過得飛快的時間的名言01-15

    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37句12-19

    2021年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27句12-17

    2021年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28條01-04

    2021年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匯編58條12-07

    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集合45條12-02

    2021年經典形容時間過得快的句子錦集41句12-21

    郭德綱過得剛好語錄02-05

    好女人怎樣才能過得幸福08-04

    浪費時間的10大原因及18種時間管理方法09-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 国产精品黄网站|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