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要心理問題及調治
青少年所遇到的心理挫折、負擔或困惑,大體上可以從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親子)關系、朋友關系及社會適應幾個方面來探討。以下是“青少年主要心理問題及調治”,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1)自我心理。隨著心理的成熟,青少年在內心世界有許多復雜的事情要考慮,甚至操心。其中青少年最關心的是對“自我的認識”,即怎樣認清自己的行為、性格及心理上的表現。在日新月異、快速成長的過程中,覺得時時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即去發覺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印象,自己的興趣及志向在何處,交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機關報人等等。由于對成長變化的自我肖像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煩惱,同時也對別人的批語與反應甚為敏感,只要稍微被人批評就反應強烈,而且很難過。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并增強自己的信心,是青少年們常遇到的內心顧慮。
。2)性心理。隨著性生理的發育,青少年的性心理也隨之發展。隨著日益增長的性興趣與愿望,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是青少年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性別”。生理上的性別取決于人的解剖器官與生理現象,倡在心理及行為上,每個青少年要學習如何按生理性別角色去講話動作穿著;怎樣才能引起異性的好感與喜歡;如何與異性朋友結交相處等等,是青少年們必須去學習并且建立的“心理性別”。只有“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一致,才能完全定義為男性或女性。這些心理上的問題,也常是煩惱、壓力的來源。
。3)家庭關系。如何與父母親相處,是青少年們的心理負擔與困難之一。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年輕人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開始批評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際隔閡。假如父母處理不當,就有親子關系的沖突而不悅。再者,年輕人追求獨立自主,力求減少依賴父母,而有些父母卻不關心孩子的自主精神,造成親子爭吵、家庭不睦。
。4)朋友關系。與同學、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種需要,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幫助,會增長知識。因此青少年們的朋友感情非常濃厚,自己是否被別人喜歡,是否被朋友接納,很是重要。對于同學或朋友的言語接納很敏感,也容易產生嫉妒或爭奪別人關心的現象。有時,受到群體朋友的壓力,非采取某種行為不可,唯恐被大家排除,也是心理問題根源之一。
。5)社會適應。青少年們對自己的社會環境常常很敏感,崇尚時髦,追隨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最易被感染或鼓動,也容易批評傳統的社會觀念。假如民生劇烈的社會變革,價值觀念改革,年輕人常易落入變遷的漩渦當中,首當其沖受社會文化劇變的影響。
青少年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
眾所周知,凡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都有一定的叛逆思想,不僅僅容易做出一些叛逆的舉動來,更是會很容易發怒,說幾句就會發脾氣,且這一時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這都是和心理健康有關,就讓專家來教各位青春期的少年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
青少年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
一、培養自己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相信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從而勇敢地面對現實,努力進取,永不失望,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持這樣的樂觀態度往往會產生積極情緒。
二、適當地發泄心中的不良情緒
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傾訴自己的苦惱和憂傷等等。這樣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煩惱、壓抑,從而達到心平氣和。這種發泄對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三、保持適當的緊張和熱情
緊張是一種情緒,它能維持和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如考試時產生的緊張情緒,能使大腦功能達到最高效率狀態;平時上課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張弛調節適度,就會使生活更有節奏和情趣。
四、善于理智控制自已的情緒
青少年的種種要求和愿望,都應符合社會道德和規范,否則就要用理智打消這種念頭,不能苛求社會與他人滿足自己的一切愿望。這樣做對維持心理平衡,培養健康情緒有好處。
一個人的情緒十分的重要,這不僅僅是自己能夠順利生活的保障,更是順利成長的關鍵所在。特別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學著調控自己的情緒,才會對身體乃至心理健康有有很大的好處,保持健康的身心,順利度過青春的動亂期。
青少年文明上網公約
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為廣大青少年益智廣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不過面對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網上資訊,年輕一代的辨別和自律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增強青少年自覺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向全社會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公約內容如下:
1、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將網絡作為課外學習的一種新工具和了解大千世界的新途徑,不接觸不瀏覽有關色情、憤恨、暴力、邪教或者慫恿進行非法活動等一適當的內容,如果已接觸了這些不良信息,要及時告訴父母和老師以取得幫助。
2、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在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時,仍要禮貌待人,不使用臟話;要態度誠懇,不欺詐他人;要遵守禮節,不隨心所欲。總之,要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3、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不要透露有關家庭的任何資料,包括姓名、地址、電話等;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在沒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前,不要約會網上的朋友;不要與日俱增惡意挑釁;不參與不良的網上游戲等。遇到令自己不適的信息時,不要回復并馬上告訴父母和老師。
4、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敢于擔當“網絡安全小使者”的責任,在保證自己不參與違背道德、法律活動的前提下,對于周圍的小伙伴有不良行為者,要加以勸阻說服或告訴家長和老師。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要培養自我約束的能力。制定一些上網規則,把它貼在計算機附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每次連續上網時間不超過1小時,要堅持做眼保健操;要制定學習計劃,不盲目上網;要堅持戶外運行,保證健康體魄。
6、要樹立良好榜樣,不違反行為準則
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網絡安全小使者”;要佩帶“網絡安全小使者”胸章;要樂于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要是非善惡分明;要敢于和壞人壞事作斗爭;要樹立良好的榜樣,不違反思想美德行為準則。
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因特網的內容包羅萬象,可以足不出戶看遍天下,這使得互聯網成為青少年獲取信息、交結朋友、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之一。處于青春成長期的青少年,請遵守《青少年文明上網公約》,讓你在網絡上獲得更好的成長。
正值朝氣蓬勃的青春就要去奮斗
工作日里,你匆忙地奔走,你說沒有工夫看書學習、思考未來;周末,太陽已經舔著樓頂,你慢慢睜開惺忪的雙眼,你說好不容易有時間,任性去休息才是硬道理。慢慢地,習慣成自然,你越來越把生活過得潦潦草草,甚至不屑跟自己掰扯理想。你說,隨遇而安,沒什么不好;你說,是你的東西就會來,不是你的強求也不得。即使你知道,自己并不幸福。
每當遇到這樣的你,我都會想,20來歲的年紀,正值朝氣蓬勃的青春,不拿寶貴的時間自我提高,不去筑夢、追夢、圓夢,而是把隨波逐流當信條,給自己的人生早早打上“宿命論”的悲觀基調,讓人扼腕。
誠然,現實生活中確有諸多無奈。日常的大事小事紛紛擾擾,太容易耗費人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很自然會感到自己對未來的掌控是無力的,于是愈來愈沒有堅定的方向,不圖改變似乎就成了最不壞的選擇。而陷入這種泥潭越深,就越容易早早躺在安逸散漫的生活里得過且過。于是,生活就進入了死循環。
然而,就讓人生輸給無休止的瑣事雜事了嗎?在困難面前低下頭、繞道走,不思考解答問題的方法,不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從來都是人生的毒藥;年紀輕輕就嘆息“宿命”、畏縮不前,那“年少時的夢”就只能在心中枯萎、凋零。試想,多年以后,再回首保爾·柯察金的那句“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時,能有怎樣的心情?
那么,是否能夠在這死循環的迷宮里,找到一絲希望和出路?
古人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尤其對于青年人來講,只有在路上,才能有未來、有更好的未來。在路上,就不再是“能不干就不干”的懈怠,而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創造條件也要干”的志氣昂揚;在路上,就努力把千頭萬緒的事務條分縷析,以求事半功倍;在路上,就給心靈補充營養、給人生增加潛力,用讀書、學習來提高能力、開闊眼界。這樣一來,非但跳出了宿命論的溫柔陷阱,更邁上了正能量的階梯。
心理解讀:青年人正在八九點鐘的興旺時期,千萬別給大好的年華打折,“像少平一樣去奮斗、像潤葉一樣去愛”,而幸福,正等著擁抱做好準備的你。
怎樣讓孩子遠離蛋殼心理
如今很多孩子只能聽贊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這種心理,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危害。
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蛋殼心理”產生的最根本原因。作為父母,誰也不愿意讓孩子經歷苦難,尤其是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長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讓孩子吃苦。因此,作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設計美好的明天,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極盡贊美之詞,卻舍不得批評和管教……過分嬌縱、百般溺愛是導致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蹣跚學步時,摔倒后父母無不疾步上前,扶起孩子心疼地又哄又揉,安慰半天。其實父母的這種態度只會加重孩子的“蛋殼心理”。當他再遇到困難時,他不是勇敢地面對,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下意識地等待別人的安慰和幫助。在等待過程中,他會越來越失去面對困境的勇氣,心理也會越來越脆弱。
一個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的人,是不可能面對激烈的競爭的。因此,與其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教會孩子面對一切,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作為家長,不妨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制造”一點挫折,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學會在挫折面前保持樂觀,泰然處之;培養孩子的韌勁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后的恢復能力,還有不向挫折低頭的精神。另外,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使他們學會接受拒絕,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孩子經受的任何一次挫折,都是對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絕好的鍛煉機會。
怎么能讓孩子遠離蛋殼心理,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克服遇到的困難,面對委屈如何接受和自我調節,讓他們能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青少年上網注意事項
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青少年上網可以在網上學到許多知識,了解正在不斷變換著的世界,但同樣的,青少年也可以從網上接觸到一些負面的信息,比如說一些色情淫穢的網頁等等。為了讓網絡發揮重要作業,青少年上網要遵守青少年上網注意事項。
一、提醒孩子不要在網絡上輕易相信陌生人,青少年性格單純、鑒別能力弱,不法分子利用這一點通過網絡騙取青少年信任后,往往會實施很多預想不到的違法犯罪活動。
二、提醒孩子不要在互聯網上公開自已和家人的姓名、電話、住址、密碼等個人隱私和重要信息。
三、提醒孩子不要接收陌生人的數據文件,任何格式、任何形式的文件都可能被合成“木馬”,一旦打開這種文件,電腦就會完全被人控制,所有硬盤數據可以任人查看、修改和刪除,QQ、個人郵箱、FTP、上網撥號的任何密碼都會被盜取,甚至還會導致電腦系統崩潰。
四、對孩子通過網絡了解的事物要基本掌握,對不健康的內容要使用攔截軟件,最好能陪伴孩子一起上網,進行監護。
五、提醒孩子不要單獨會見網友,如果真的需要見面,必須在親友的陪護下進行。
六、孩子上網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不要超過1個小時,并且要注意調節視力,避免長時間電腦輻射,造成視力下降;保持正確坐姿,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青少年上網注意事項是為了讓青少年不會因為上網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甚至是其他更加惡劣的后果。家長們請謹記青少年假期上網注意事項。
【青少年主要心理問題及調治】相關文章:
青少年主要心理問題及調治介紹08-12
關于青少年挫折心理問題及調治08-13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預防04-27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中藥調治10-25
青少年心理問題探析08-13
青少年期的心理問題及調適10-04
關于青少年心理問題剖析09-02
青少年心理問題與對策08-23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08-13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成因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