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時間:2024-07-10 09:44:48 海潔 學習方法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在過去漫長的教育史上,許多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教法,我也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也曾提出并試驗過不少教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它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根據學習活動的課題,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教師一方面應努力在組織、指導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須構建新的評價機制,這是確保語文綜合性學習順利開展的保證。一年來的新課程教學實踐,我覺得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應當突出如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學習過程評價

      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過程,并非僅僅是結果。專家提醒我們,過程就是目標。所以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關鍵要注重全過程的考查,并且重點考查學生是否積極參與的態度,具體獲得了什么樣的體驗和經驗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精神和實踐能力。鑒于以上認識,我們對過程評價采取了形成性評價(即檔案評價)的做法。教師在學習活動之前要求每個學生備好一只袋子,將本次學習活動的計劃、提綱、筆記、體會、搜集到的各種資料等,都收入其中,并進行一定的歸類整理。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組內交流,然后交給老師查閱。這一過程主要考查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感與態度、方法與能力,具體操作上采用量化評分辦法,其評價比重可設定為0.5。評價辦法可在小組評定基礎上,最后由教師評定。在過程評價中,我們特別提醒教師,只要學生在每一個環節上能大膽、積極、主動參與,進行合作、探究,就可以記滿分。對學生不能責備求全,不希望每次學習活動都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提高。學生哪怕有一點點最佳表現,一點點成效,都要充分給予肯定,給予滿意的評價。

      二、開展多種形式評價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自主合作、大膽探究的積極性。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更多的要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且要把它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因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的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談認識,談體會,談收獲,同時能夠明白活動過程中自己的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還應進行對同學的評價,根據合作小組各個同學的表現、交流的成果情況,評出本次學習活動的優秀者。優秀者比重可設定為0.1。教師把每次活動每個小組的優秀者及時通報給全班同學,把他們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做,不僅鼓勵了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優秀者,還激勵了一些學困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實踐,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力求使評價成為激發學生參加活動興趣和調動積極性的手段,同時成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

      三、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綜合性學習重在過程評價,強調的是學生會學,而不一定要學會。但這并不是說可以完全排除學生學習活動的成果,相反,教師要千方百計讓學生感受、體驗成功和收獲的樂趣。所以,我們在重視過程評價的同時,重視終結性的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主要指某次專題活動結束進行的匯報交流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為了便于考查,我們仍然采用量化記分辦法。這部分內容比重可設定為0.5,其中口語交際和書面寫作各占0.25。口語交際一般由合作小組評定,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情境,提出學生承擔的交際任務的要求,讓學生根據個人實際,輕松、愉快地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特別要關心、關注那些學困生的口語交際,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以鼓勵為主。書面寫作由教師評分,學生作文只要根據活動專題要求,寫實實在在的事,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發真實的情感,都可以給高分。如果在此基礎上有創意的表達,還可以給獎勵分。另外,教師也有責任啟發、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對學生活動中其他成果,如手抄報、圖畫等,教師給予定性評價。

      四、上好綜合評價課

      語文綜合性學習通常都應提前一周或兩周布置,讓學生活動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以便完成學習任務。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時數一般是3~5課時,教師可以從實際需要考慮。但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資料外,教師還必須安排好討論課(實際上是口語交際)、寫作課和評價課。其中評價課是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教師應當精心備好課,努力上好課。這種評價課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綜合評價,是一次全面的總結。當然這種總結與評價,可以由教師講,更多的則可以由學生講,讓學生參與評價。因此,這種評價課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其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教師組織這種評價課,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評價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二是評價學生參與的過程,三是評價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與成果。突出表現的應予以充分肯定,存在問題也應實事求是,但仍應以鼓勵為主。實踐證明,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課,不僅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更是對所要探究問題的延伸和擴展。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必須采取新的評價措施。只要教師堅持全程評價、正面評價、主體評價和多樣評價,就能有效地引導和規范語文綜合性學習,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方法

      一、依據課程標準確立學習目標

      要實施表現性評價,要先確立評價的目標;要確立學習目標,就要把課程標準的內容分解、細化,使其成為可觀察、可評價的學習目標。比如,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的綜合性學習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我們可以結合口語交際方面的要求,把它細化為以下幾個方面:

      (1)能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

      (2)語速快慢適中。

      (3)聲音清晰響亮,使聽眾足以聽清。

      (4)能自然大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5)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

      再比如,課程標準中對第三段的綜合性學習中的搜集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我們結合閱讀方面的相關要求,可以把它細化為幾個方面:

      (1)熟練運用兩種或以上查找資料的方法。

      (2)能根據問題,查找相對應的有效資料。

      (3)對資料內容進行概括、轉述。

      (4)對資料進行篩選、重組。

      (5)能運用資料內容嘗試解答相關問題。

      這樣用對課程標準分解、細化的方式來呈現學習目標,可以幫助教師再次理清學習活動的重難點,使其對學生素養的培養目標也更明確。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要點作為學習的目標。有時相似的課程內容,因為學生的不同,學習目標的重難點也會相應地進行調整,以匹配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圍繞學科素養設計表現任務

      表現任務設計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學科特質。所以,要緊緊圍繞語文學科素養來設計表現任務,這樣才能較有針對性地體現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

      1.突顯語文特征

      要把“語文性”扎扎實實地體現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這是它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出發點和歸宿。核心素養中包含的探究精神、實踐創新等都是建立在語文性的基礎之上的。既然是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通過課程活動的參與,將主要獲得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語言文字作為交流的工具和文化傳承的載體,將成為課程中設計表現任務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礎上,獲得思維的發展與文化的浸潤。

      2.呈現關聯性

      評價方法要獲得真實的效用,表現任務就必須與其保持一致,也就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習目標是高度相關的。表現任務在設計時就應盡可能地為評價反饋提供方便,即明確評價的規則,使學生知道學習活動與目標的一致,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調整,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三方評價者在評價時有據可循,形成一一對應的評價鏈,有利于學生獲得自我反思與主動提升的能力。

      3.體現可操作性

      表現任務是開放的,是根據活動內容來具體設計的。但它一定是圍繞活動主題有效推進的,任務的設計應具體、明了,保證參與活動的學生明確自己的分工與要求。任務越明確,目標越具體,達成度也就越高。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行為類任務,即行為表現,具體指“做”的過程,沒有實物呈現,可以是演講、辯論、交流、采訪等。另一類是作品類任務,即成果表現,具體是“做”出了什么,大都有實物呈現,如研究報告、模型搭建等。無論是哪一類表現任務,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應將具體程序細致化,使評價方法能落實運用。

    《看99视频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相關文章: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之我見03-04

    試論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11-18

    怎樣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12-04

    淺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11-17

    語文的學習總結方法05-11

    語文學習的方法09-23

    語文學習的方法04-02

    語文學習的方法07-03

    語文的學習方法04-27

    語文學習的方法05-15

    在线咨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99精品视频3|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人精品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66|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在過去漫長的教育史上,許多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教法,我也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也曾提出并試驗過不少教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它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根據學習活動的課題,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教師一方面應努力在組織、指導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須構建新的評價機制,這是確保語文綜合性學習順利開展的保證。一年來的新課程教學實踐,我覺得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應當突出如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學習過程評價

      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過程,并非僅僅是結果。專家提醒我們,過程就是目標。所以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關鍵要注重全過程的考查,并且重點考查學生是否積極參與的態度,具體獲得了什么樣的體驗和經驗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精神和實踐能力。鑒于以上認識,我們對過程評價采取了形成性評價(即檔案評價)的做法。教師在學習活動之前要求每個學生備好一只袋子,將本次學習活動的計劃、提綱、筆記、體會、搜集到的各種資料等,都收入其中,并進行一定的歸類整理。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組內交流,然后交給老師查閱。這一過程主要考查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感與態度、方法與能力,具體操作上采用量化評分辦法,其評價比重可設定為0.5。評價辦法可在小組評定基礎上,最后由教師評定。在過程評價中,我們特別提醒教師,只要學生在每一個環節上能大膽、積極、主動參與,進行合作、探究,就可以記滿分。對學生不能責備求全,不希望每次學習活動都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提高。學生哪怕有一點點最佳表現,一點點成效,都要充分給予肯定,給予滿意的評價。

      二、開展多種形式評價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自主合作、大膽探究的積極性。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更多的要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且要把它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因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的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談認識,談體會,談收獲,同時能夠明白活動過程中自己的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還應進行對同學的評價,根據合作小組各個同學的表現、交流的成果情況,評出本次學習活動的優秀者。優秀者比重可設定為0.1。教師把每次活動每個小組的優秀者及時通報給全班同學,把他們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做,不僅鼓勵了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優秀者,還激勵了一些學困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實踐,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力求使評價成為激發學生參加活動興趣和調動積極性的手段,同時成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

      三、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綜合性學習重在過程評價,強調的是學生會學,而不一定要學會。但這并不是說可以完全排除學生學習活動的成果,相反,教師要千方百計讓學生感受、體驗成功和收獲的樂趣。所以,我們在重視過程評價的同時,重視終結性的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主要指某次專題活動結束進行的匯報交流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為了便于考查,我們仍然采用量化記分辦法。這部分內容比重可設定為0.5,其中口語交際和書面寫作各占0.25。口語交際一般由合作小組評定,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情境,提出學生承擔的交際任務的要求,讓學生根據個人實際,輕松、愉快地進行口語交際實踐。特別要關心、關注那些學困生的口語交際,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以鼓勵為主。書面寫作由教師評分,學生作文只要根據活動專題要求,寫實實在在的事,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發真實的情感,都可以給高分。如果在此基礎上有創意的表達,還可以給獎勵分。另外,教師也有責任啟發、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對學生活動中其他成果,如手抄報、圖畫等,教師給予定性評價。

      四、上好綜合評價課

      語文綜合性學習通常都應提前一周或兩周布置,讓學生活動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以便完成學習任務。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時數一般是3~5課時,教師可以從實際需要考慮。但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資料外,教師還必須安排好討論課(實際上是口語交際)、寫作課和評價課。其中評價課是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教師應當精心備好課,努力上好課。這種評價課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綜合評價,是一次全面的總結。當然這種總結與評價,可以由教師講,更多的則可以由學生講,讓學生參與評價。因此,這種評價課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其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教師組織這種評價課,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一是評價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二是評價學生參與的過程,三是評價學生學習活動的效果與成果。突出表現的應予以充分肯定,存在問題也應實事求是,但仍應以鼓勵為主。實踐證明,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課,不僅是對一次學習活動的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更是對所要探究問題的延伸和擴展。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必須采取新的評價措施。只要教師堅持全程評價、正面評價、主體評價和多樣評價,就能有效地引導和規范語文綜合性學習,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方法

      一、依據課程標準確立學習目標

      要實施表現性評價,要先確立評價的目標;要確立學習目標,就要把課程標準的內容分解、細化,使其成為可觀察、可評價的學習目標。比如,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的綜合性學習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我們可以結合口語交際方面的要求,把它細化為以下幾個方面:

      (1)能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

      (2)語速快慢適中。

      (3)聲音清晰響亮,使聽眾足以聽清。

      (4)能自然大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5)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

      再比如,課程標準中對第三段的綜合性學習中的搜集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我們結合閱讀方面的相關要求,可以把它細化為幾個方面:

      (1)熟練運用兩種或以上查找資料的方法。

      (2)能根據問題,查找相對應的有效資料。

      (3)對資料內容進行概括、轉述。

      (4)對資料進行篩選、重組。

      (5)能運用資料內容嘗試解答相關問題。

      這樣用對課程標準分解、細化的方式來呈現學習目標,可以幫助教師再次理清學習活動的重難點,使其對學生素養的培養目標也更明確。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要點作為學習的目標。有時相似的課程內容,因為學生的不同,學習目標的重難點也會相應地進行調整,以匹配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圍繞學科素養設計表現任務

      表現任務設計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學科特質。所以,要緊緊圍繞語文學科素養來設計表現任務,這樣才能較有針對性地體現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

      1.突顯語文特征

      要把“語文性”扎扎實實地體現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這是它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出發點和歸宿。核心素養中包含的探究精神、實踐創新等都是建立在語文性的基礎之上的。既然是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通過課程活動的參與,將主要獲得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語言文字作為交流的工具和文化傳承的載體,將成為課程中設計表現任務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礎上,獲得思維的發展與文化的浸潤。

      2.呈現關聯性

      評價方法要獲得真實的效用,表現任務就必須與其保持一致,也就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習目標是高度相關的。表現任務在設計時就應盡可能地為評價反饋提供方便,即明確評價的規則,使學生知道學習活動與目標的一致,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調整,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三方評價者在評價時有據可循,形成一一對應的評價鏈,有利于學生獲得自我反思與主動提升的能力。

      3.體現可操作性

      表現任務是開放的,是根據活動內容來具體設計的。但它一定是圍繞活動主題有效推進的,任務的設計應具體、明了,保證參與活動的學生明確自己的分工與要求。任務越明確,目標越具體,達成度也就越高。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行為類任務,即行為表現,具體指“做”的過程,沒有實物呈現,可以是演講、辯論、交流、采訪等。另一類是作品類任務,即成果表現,具體是“做”出了什么,大都有實物呈現,如研究報告、模型搭建等。無論是哪一類表現任務,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應將具體程序細致化,使評價方法能落實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