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1
20xx年5月6日,我參加了市檢察院組織的“紅色文化延安行”活動。通過聽黨課,實地參觀,重溫了入黨誓詞,感受了延安精神,使自己對黨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在延安時期黨的偉大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收獲,將終身難忘。
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從兒時起我就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當我們乘車前往這塊心中久仰的圣地,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腦海里浮現的是寶塔山、是窯洞、是延河、是棗園、是南泥灣、是棉紡車,這些特殊的符號和標志,勾畫出我的延安印象。
經過多半天的顛簸,終于來到了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地方。雖然早知道延安沒有秀麗的風光,也明白她還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紅色底蘊卻還是強烈地吸引著我,當我們踏上延安的土地,撫今追昔,真是感慨萬千。
以往延安在人們心中最深的就是綿延的黃土高原散發出的空曠與貧瘠,總是和滿山窯洞、黃土高坡、鄉間小路、高粱玉米等聯系在一起。而當我們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時,卻驚喜地發現,延安已加快了向現代化城市邁進的步伐,鱗次櫛比的高樓,整齊清潔的大道,形色各異的櫥窗,傲然挺立的鐘樓,花團錦簇的公園,川流不息的車輛,南腔北調的游客,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現代文明正漸漸滲透到了延安的每個角落。
走進延安,置身于寶塔山下,漫步在楊家嶺、棗園、王家坪間,親眼目睹了當時新中國的締造者們領導中國革命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簡陋的辦公環境和居住條件,讓我想起了有關當時的生活寫照:小米飯、南瓜湯、打著補丁的布衣裳。但就是在這里——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延安,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卻成了中華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所在。因為在這里,雖然物質條件艱苦,但卻涌動著一種精神,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打江山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時體現為為了實現革命理想可以克服任何艱難困苦的堅強信念。正是這種信念,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仁人志士,使當時的延安成為一片熱土。正是這種精神,鼓勵著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投身革命,從而取得了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又一個勝利,直至新中國的誕生!
在這里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彌漫的硝煙、閃光的戰刀,聽到隆隆的炮聲、雄壯的軍號,似乎又回到了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對那些勇猛沖殺、不怕犧牲的革命前輩,更增加了敬佩之情;對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生活,無不更加珍惜;對經過戰爭洗禮的偉大祖國,無不更加熱愛。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的延安已是物是人非。但老一輩革命家創造的延安精神卻成了留給后人的一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在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環境里顯得尤其珍貴。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人,要想立于世界,就必須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成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利器,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可以讓一個企業更加強大,可以讓一個民族更加昌盛。所以,延安精神在今天這個特殊時代里,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成為指導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參觀革命圣地,舊址猶在,有感慨,有驚嘆!當年艱苦的生活,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當年艱苦奮斗的精神卻始終在我們心里。作為一名檢察干警,必須要愛崗敬業,立足本職作奉獻。工作中應更多地正視個人利益的犧牲,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恪盡職守,以極大熱情干好工作。為了這個信念,我們積極行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把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揚光大。我將以此為動力,在自己的崗位上,開拓創新,努力工作,為檢察事業的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2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度過了13個春秋,中國革命在這里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過去,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總想有一天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偉人風采,感受革命老區人民質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6月14日至19日,在我局組織開展的“黨性教育第五期培訓班”實鏡教育,我終于有幸到達了革命圣地——延安。
來到延安,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魯藝學院、梁家河村、陜甘寧邊區政府、延安革命紀念館、南泥灣、延安新區等。座座簡陋的窯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居住過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了保持我們黨的純潔和先進性,他們在這里開展了全黨整風運動;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封鎖和圍剿,他們在這里發動了解放區軍民大生產運動,做到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里創辦了抗日軍政大學,為革命培養了無數精英人才;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們在這里撰寫了大量的著作,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參觀了簡樸、簡陋而珍貴的革命歷史展覽,使我感受到了我們的黨曾經歷過的那些崢嶸歲月、艱難險阻;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和忠誠。
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的很緊湊,但是感觸頗多,尤其是對延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會。
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艱苦奮斗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一條極其寶貴的經驗。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民政權并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并在全黨認真實踐。在當時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中,正是因為我們黨和軍隊堅持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緊緊團結人民群眾,依靠延安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爭和建設的勝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這一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寫到黨的旗幟上。可以說,沒有開拓創新,既不會有延安精神,也不會有毛澤東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世紀新的階段,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切實做到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說新話;經典著作要認真讀,又要寫出新篇章;革命傳統要弘揚,又要創新辦法。切實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就叫做堅持解放思想,這也叫做堅持實事求是。
當年延安精神指引著先輩們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要將它發揚光大。目前我們盱眙正處于工業建設發展轉型關鍵期,我們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精神嗎?當年革命先輩為了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干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今后,我一定會努力彌補自身不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學習上多讀書,在工作上多思考,在業務上多鉆研,在思想上多追求,要用一個新姿態、新精神、新干勁,為盱眙的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3
這次延安學習培訓,對我個人來說,首先是感到非常有幸能實地目睹延安的風采,其次是心里充滿了期待,因為延安一直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我是第一次來延安。以前對延安、對中國共產黨這段歷史的了解,都來自書本和有關學習材料,這次親臨實地先后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瞻仰了王家坪、棗園、楊家嶺、寶塔山等革命舊址,通過情景教學、現場教學、展覽圖片、重溫等形式,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的足跡,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靈魂得到了洗滌,深感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有三點收獲和體會:
一是系統深入了解了延安的歷史知識。
通過雷萬青等老師的系統講解和革命舊址實地參觀,我對1935——1948年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都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認識。一是了解了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比如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和黨的七大。二是對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有了更多側面的了解,比如共產國際的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國民黨的圍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復雜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三是進一步了解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各種復雜的局面,創造性地走出了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成功道路。通過重溫延安革命歷史,我深深地認識到,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個春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
在革命偉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窯洞前,在七大會址的中央大禮堂里,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前,在一個個斑駁無語的文物前,我們仿佛回到革命年代。更使我們感悟到了革命前輩胸懷天下、救國為民的偉大胸懷,感悟到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善于斗爭的智慧韜略,感悟到了歷史巨人人格魅力。
二是深入了解和領會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在這么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靠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對革命信念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我被這些精神所感動,更為這些精神所煥發出來的力量而所折服,這些革命先驅們正是用這樣一些精神的力量與強大的敵人對抗,盡管他們手中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槍,但他們的精神力量無比強大,讓敵人膽寒,讓敵人退卻。可以說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我黨精神力量的大勝利。
延安精神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經過十多個年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培育和創造出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結晶。延安精神是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當年延安精神指引著先輩們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進一步指引我們建設小康社會。
三是進一步增強了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經過這次延安之行后,我深刻地感受到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一種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給了我一次關于黨性和黨的知識的教育,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同時我們還要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勇于擔當,腳踏實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延安之行,讓我受到了一次最難忘的黨性教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印記和精神密碼,在思想上、精神上和心靈深處得到了深刻的洗禮和升華。我會在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銘記延安精神、發揚延安精神、踐行延安精神,更加自覺地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定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更好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終忠于初心、樂于奉獻、勇于實踐、敢于擔當,切實做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提升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業務能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展現新形象、貢獻新力量。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參觀革命紀念館心得體會03-21
參觀革命紀念館觀后感09-01
參觀新四軍革命紀念館心得體會范文01-18
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有感(精選12篇)05-19
2016參觀九一八紀念館活動總結03-19
參觀紀念館心得體會03-14
辛亥革命博物館參觀心得04-23
參觀紀念館的心得體會范文10-27
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實習報告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