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圣誕節優秀演講稿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穌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后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赡苡捎谶@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其實哪一天并不要緊,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
耶穌的降生,有舊約先知預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意思為'上帝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7章14節,圣經下同)
耶穌降生時,有天使報信:"不要懼怕,我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里,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里,那就是記號了。"(路加福音2章10-12節)
耶穌降生時,有博士朝拜,"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手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馬太福音2章10-11節)
耶穌,意指"上帝拯救",因為圣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罪使人離開生命的源頭,宇宙萬物的主宰。罪使人失去公義、仁愛,變得自私、驕傲、貪婪、邪惡。罪破壞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系,使人活在無可奈何的痛苦之中。罪使人將來要面對永遠的刑罰和痛苦,"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因為上帝是圣潔、公義的!
但是,上帝又是慈愛的主,他賜給世人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成為人的樣式(就是圣誕),作我們的救贖主,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他代替了我們的軟弱,擔當了我們的罪的刑罰。"上帝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到他身上",(以賽亞書53章6節)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個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與上帝就恢復了那起初和睦的關系,你就得了永遠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穌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誕節,愿上帝今年賜給你一個特別的圣誕節!
各國圣誕節習俗:
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芬蘭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
丹麥丹麥人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圣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圣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圣誕樹和穿紅棉襖的圣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圣誕禮物,莫過于一副小水劃。圣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征。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里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圣誕老人的蒞臨。
波蘭在波蘭每年12月25日、26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圣誕樹,大街小巷都有圣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里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12時后,全家去教堂禮拜。圣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保加利亞據保加利亞的歷法,圣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借助火來驅妖鎮邪。圣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圣誕木點火進屋并高聲念道:“圣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垅,人人走好運。”在屋里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圣誕節優秀演講稿】相關文章:
圣誕節的日記優秀11-16
圣誕節優秀經典的句子01-16
圣誕節的日記優秀02-02
圣誕節的優秀活動總結11-23
學校圣誕節活動優秀總結08-08
關于圣誕節優秀活動總結05-01
圣誕節祝福短信大全(優秀)07-19
開展圣誕節的優秀活動總結11-29
學校圣誕節活動優秀總結09-02
圣誕節活動策劃書優秀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