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應屆畢業生網 > 職場勵志 > 特困生創業三年賺百萬

    特困生創業三年賺百萬

    發布時間:2017-03-24    來源:職場勵志

            【職場勵志小故事】特困生創業三年賺百萬

    至今,李海洋還記得高三暑假的那場雨。

      那天,打完第三份工,已是清晨3點多。“當時雨下得特別大。”他回憶說,豆大的雨點打在臉上,“疼!”路面的積水很深,自行車就像是驚濤駭浪中的一條小船,李海洋哭了,“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我大喊,一定要做個有錢人”。

      那是2008年的夏天。20歲的李海洋為了湊夠上大學的費用,整個夏天獨自租住在離家50多公里的一個鎮子上,一天打三份工,“上午為聯通賣手機卡,下午為移動賣手機卡,晚上在燒烤店當服務員”。一個暑假,辛苦所得5500元,僅是入學費用的一半。最終,在學校和媒體的幫助下,他才得以順利走入大學校門。

      僅僅3年后,這位曾經的特困生已經成為石家莊博強人力資源咨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擁有一家冷飲店、一家飯店和兩家通信產品店,快遞業務也做得紅紅火火。

      同時,作為河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系網球專業的大三學生,李海洋和其他同學并沒有什么區別,“該上課上課”,除了是學生干部,他在全班還第一個入了黨。

      從擺地攤兒到打的收款

      7月16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海洋的母親從承德縣岔溝鄉下局子村的家中給他打來電話。電話中,李海洋告訴母親,父親的藥他下午就去買。

      體育學院網球專業算是一個“貴族專業”,不僅學費要高出其他專業一大截,就讀學生的家境一般也較為優越。與他們相比,李海洋算是一個典型的貧困生:父親四級傷殘,母親高血壓,一個姐姐還患有重病。

      走上創業之路,李海洋是被貧窮所迫。

      開始,李海洋利用周末去打工,“可兩天的收入,刨去交通費等花銷,也就剩下30多元,一周的飯費都捉襟見肘,更別說積攢出來學費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海洋從一同打工的同鄉那里得知,給手機貼膜“挺掙錢”。于是他不上課時就到鄰近的河北經貿大學門口擺起地攤兒,“我從批發市場進了貨,買了一張二手的小桌子,椅子也沒有,就坐在路邊的水泥臺上”。正值冬天,“實在冷了,就用打火機點燃手機膜的邊角料,取一下暖”。

      對于當時的他來說,比寒冷更可怕的是被同學看到后的“難為情”,“選擇到離學校較遠的河北經貿大學就是出于這個考慮”。可還是被一個騎自行車路過的同宿舍同學看到了,同學對他說:“差不多就收攤兒吧,挺冷的。”雖然知道同學是出于善意,李海洋聽后仍覺得不是滋味。

      每次擺攤兒100元左右的收益,確確實實改善了他的生活條件,“自食其力的自豪感也逐漸戰勝了難為情”,他的地攤兒也擺到了自己的學校。就在這時,他得知通信運營商的“手機情侶卡”在異地戀大學生中頗受追捧。這種外地通信運營商提供的手機通話服務,只要交一定的月租,國內異地通話在一定時間內可免費。“接到第一單生意時,‘進貨’的費用是75元,而我手頭只有50元”,和同學借了25元才做成了這筆生意,“一下子就凈賺150元”。

      于是,他迅速在各個學校組建了“手機情侶卡”的銷售隊伍,“從那時起,我開始打的去送貨、收款”,每次都“滿載而歸”。

      一元錢結交成功人士

      李海洋的創業之路并非一直順風順水。“情侶卡”銷售火暴時,通信運營商卻突然叫停了該項服務。當時已銷售出去的手機卡和壓在手里的手機卡總值20多萬元,“就算我把賣卡的利潤退給買卡人,但支付給營銷隊伍的賣卡費用是不可能收回的”。對于李海洋這樣的貧困生,抗風險能力極其有限。有朋友勸他“耍賴”蒙混過關,但李海洋沒有這樣做,而是對賣卡人承諾:如果業務不能恢復,一定如數退款。

      他一次次和通信運營商溝通,一次次撥打有關部門的投訴電話。“投訴電話我撥打了不下一萬次。”他強調,這可不是“概數”,而是貨真價實的“確數”。“情侶卡”的業務奇跡般恢復了,但這次“打擊”卻導致他的營銷團隊解散,于是李海洋下定決心組建自己的公司。

      資金是首先要面臨的一大難題,這時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給了李海洋巨大的支持,“他說從我的故事中,看到了他當年的影子”。認識這位企業家純屬偶然。一次,李海洋坐公交車,一個中年人手拿一張百元大鈔詢問誰能幫他換零錢投幣,其他人無動于衷,李海洋則熱心地替他投了一元錢。簡單交談后,這位中年人給了李海洋一張名片,原來這是一位成功人士,“我們至今保持聯系”。

      李海洋本不善言談,但這幾年的經歷使他認識了很多人,他們都對這個踏實肯吃苦的小伙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現在我很享受和人相處的樂趣”。“我每次從老家回來,總會帶些山楂、柴雞蛋等土特產,用來感謝幫助過我的人。”他強調說,“這些禮物不關乎金錢,而關于人心。”正是懷著真誠與感恩的心,李海洋在陌生的城市里交到了朋友,甚至還有不少“忘年交”。

      靠良好的人際溝通贏得的口碑,今年6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李海洋的快遞業務一個月就為他進賬十幾萬元。

      “免費”的贏利模式

      李海洋告訴記者,在他業務覆蓋范圍內,大學生求職中介業務讓眾多競爭者“潰不成軍”。“作為一名找兼職時曾經上當受騙的大學生,我了解大學生求職時的感受,因而能為他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這是他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獨門秘籍”。

      自己創業前,李海洋也曾想找份兼職工作,他按照街頭小廣告找到一家中介公司時,這家中介卻熱情地邀請他做中介代理,每月底薪150元,介紹一個,還有5元錢的提成。李海洋為這家中介公司介紹了40多個同學,但同學們交了中介費后,卻沒有收到中介的任何工作信息。面對紛紛找來詢問情況的同學,李海洋情急之下報了警,但中介公司已是人去屋空。而今,為了打消同學們“上當受騙”的疑慮,他要求業務員時刻保持電話暢通,并對求職者“時刻保持微笑”,他們提供公關禮儀等求職技巧方面的培訓,同時制定《學生外出工作制度》,對兼職大學生進行約束,保證用人單位的利益。“對給我們提供工作崗位的用人單位,我們不收任何費用”,對于求職大學生,他們只收取100元的押金,“這是要退還的”,此外不再收取任何費用。

      這家有1000多名兼職員工的中介公司是如何贏利的呢?原來,只有在他們公司旗下的實體店內累計消費一定數額的產品的大學生,才能享受中介服務,“消費金額越多,中介的增值服務就會越貼心”。

      “我們現在在幾所高校附近開設了實體店,方便同學們來購物,攢積分。”他們還依托現有的快遞業務開展送貨上門服務,“以后我們計劃逐步減少實體店,依托網店實行送貨上門,這樣既方便了消費者,也減少了成本。”

      如今,李海洋正忙著在石家莊多個高校聚集區復制他的商業模式,構建著屬于自己的商業王國

    其他瀏覽者還查閱了下面的職場勵志相關文章:

    職場勵志小故事:義務勞動換來正式工作

    職場勵志小故事:多聽少說

    特困生創業三年賺百萬相關推薦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男男|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精品456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9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