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參考
在這驕陽似火的夏日,在這生機蓬勃的季節,歷時連續八日的城關鎮中心學校“探循教學規律,創新教學模式”教研活動已圓滿落下帷幕。此次教研活動,是在陶校長“創新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下開展的;活動精選了民族中學各學科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師培訓班優秀學員共同參與;此次活動是一次新起點,高標準的教研活動,意在通過研討交流,把握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結構體系與分層次目標,并總結教學規律,創新教學模式。
此次教研活動,分“宣傳發動—-研究探討--總結成果”三個階段,圍繞“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分學段具體目標的確定”“課程教學內容的分類與整合”“中考考綱及試題研究”“活力課堂模式的探索”四項主要內容開展。
本次教研活動,活動目標明確,時間集中,參與人員精良,研究成果頗豐!得到了教育局和教研室有關領導及專家的關注與肯定,此次教研成果不僅使參與研討的教師受益菲淺,還將會為未來教師的教研,學習培訓提供有力的支持。此次教研活動,可謂是開創了城關教育教研的新篇章。
現將此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標明確,活動時間集中。
要開展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動,抓準要解決的問題是關鍵。要組織好一次有成效的教研活動.關鍵是要提煉出一個有意義的研討主題。此次活動中,目光敏銳的陶校長,為我們指出了教研的方向,為我們明確了研究的主題,使我們有了強烈的方向感,教研活動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此次活動雖短短數日,但各研討小組參與“熱情度”與交流討論“激烈度”,不亞于室外灼灼烈日的溫度。
二,活動參與人員合理精良。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教研活動的主題。此次教研活動中,參研人員的選擇與安排上,合理精確,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年富力強的中年教師,也有青春激揚的年輕教師;既有名師骨干,學科帶頭人,也有勤奮好學,樂于思考的教壇新秀。“老—中—青”“優+新”的教師配置,使教研活動既有經驗的一脈傳承,也有傳統思想與創新意識的激烈碰??可想,此次活動既有看的到成果,也有看不到的收獲。
以語文研討組組長寧濤為例,寧濤老師是一位有著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曾歷任九年級語文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教學成績斐然。在將課程目標細化分段時,他率先提出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商討,然后指導大家有序分工,梳理各分學段目標。在研討總結中考試題研究時,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將自己總結的多年經驗與大家分享。
三,活動組織形式選擇得當。
恰當的教研組織形式是開展教研活動的基礎,好的內容必須要有好的形式來體現,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毫無功效。此次教研活動,研究方向主要以理論探討與經驗總結為主,因此,研究形式多采用小組“任務布置——交流討論——確定成稿”三步驟完成。具體做法是,各教研組長在研討前一天,為小組成員確定研究單元,讓各組員利用圖書網絡等途徑查找收集資料,做好次日研討的準備。次日,組員交流自己所思所感,討論確定,得出研究成果。這種做法,分工明確,準備充分,研討深入,力求研討的科學嚴謹。
當然,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研活動有待進一步的細化與深入。在此次教研活動中,個別組存在借鑒他人材料過度化的現象,將他人(出自網絡或圖書)已有資料,復制粘貼,縫縫補補而成,個人與集體思考不足。
二,要樹立創新理念,將教研成果運用于課堂。我們探尋到了教學的規律,我們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循其“道”,合其“律”;我們創立了“活力課堂”模式,我們就要在課堂上不斷地實踐這一模式,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思考與完善。
盡管,我校此次教研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我們相信,在城關鎮中心學校這片教育的沃土上,教研之花一定會開得更加絢麗多姿,師生一定會創造更多的精彩與輝煌。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參考】相關文章: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11-17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11-17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04-11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4篇01-19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6篇)12-06
中心校教研活動總結6篇11-29
小學數學小教研活動總結參考01-04
中心校教研工作總結02-12
中心校教研工作總結08-25
幼兒園教研課活動總結參考12-17